發布時間:2015-07-15
瀏覽次數:
超薄磨耗層(NovaChip®)B型罩面材料介紹
改性超薄磨耗層是將改性熱瀝青混合料 (NovaChip®)攤鋪在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粘層(NovaBondTM)上,使用專用設備(NovaPaver)攤鋪,經壓路機壓實以后一次成型,改性乳化瀝青(NovaBondTM)優異的粘結性能避免了以往薄層罩面存在的易推移風險。北京地區常用NovaChip®B型改性熱瀝青混合料作為超薄磨耗層罩面,其構造深度為2cm。
1、改性熱瀝青混合料(NovaChip® )
改性熱瀝青混合料(NovaChip®)在干燥狀態下的摩擦系數為0.6-0.8,最大的改善了路面光滑,摩擦系數不夠路面紋理深度不足、行駛過程中路面噪音過大產生的輪胎噪聲、路表面橫向排水不暢等路面問題,具有路面摩擦系數大,抗滑能力強、封水能力好等特點。
通常NovaChip®系統具有以下技術優勢:
·施工時間短,影響交通少;
·能夠快速開放交通;
·路面摩擦系數大,提高路面抗滑能力,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;
·路面連通空隙大,迅速排水,減少路面雨天水霧;
·降低路面噪音;
·路面封水效果好,杜絕水損壞;
·攤鋪厚度小,成型時壓路機不需要震動,能在橋梁等自重受限制項目進行
施工;
·性價比高。
2、NovaChip®應用范圍
通常NovaChip®系統主要可以解決如下路面問題:
·路面出現輕微到中等病害,需要經濟有效的養護,以改善路用性能,延長使用壽命;
·路面光滑,摩擦系數不夠或路面紋理深度不足,需要改善行駛質量;
·路面出現輕微裂縫,輕微剝落等情況,需校正表面缺陷;
·行駛過程中路面噪音過大,需要減少路面輪胎噪聲;
·路表面橫向排水不暢,需要改善表面排水等。
3、Novachip®在我市的應用優勢
·Novachip®施工周期短,能夠快速開放交通。契合北京城市大,交通量大的特性。
·Novachip®節能減排,契合北京歷史文化悠久,政治和文化中心的特性。
·Novachip®能夠降低路面行車噪音,契合北京人文城市的特點。
·Novachip®能夠提高路面抗摩擦能力,減少路面雨天水霧,降低交通事故率。
·Novachip®無需進行大面積路面銑刨,契合北京交通流量大,占路時間短的特點。
(4)原材料及混合料技術:
超薄磨耗層用粗集料為粒徑大于4.75mm的粗集料。各項指標要求如下(質量好的玄武巖才能達到表1中的指標)。
表1 粗集料性能指標
試驗 | 試驗方法 | 規范 |
洛杉磯磨耗損失% | ASTM C 131 | T 0317-2000 | ≤8 |
細長扁平顆粒含量%(3:1) | ASTM D 4791 | T 0312-2000 | ≤10 |
軟石顆粒含量 | | T 0320-2000 | ≤3 |
單個破碎面% | ASTM 5821 | T 0346-2000 | ≥100 |
兩個或多個破碎面% | ASTM 5821 | T 0346-2000 | ≥90 |
狄法爾磨耗損失% | ASTM TP 58-00 | | ≤18 |
堅固性% | AASHTO T 104-94 | T 0314-2000 | ≤12 |
粒徑小于4.75mm的細集料是機制砂(100%破碎加工而成),達到潔凈、干燥、無風化、無雜質,與瀝青有良好的粘結能力。性能指標應滿足表2的質量技術要求。
表2 細集料性能指標
試驗 | 試驗方法 | 規范 |
砂當量% | AASHTO T176-00 | T 0334-1994 | ≥60 |
細集料棱角性試驗% | AASHTO T304-96 | T 0344-2000 | ≥40 |
超薄磨耗層用填料采用了水泥代替得到的礦粉,質量滿足表3的質量技術要求。
表3 填料性能指標
0.6mm方孔篩通過率100% |
0.075mm方孔篩通過率75-100% |
聚合物改性瀝青(NovaBinderTM )性能滿足NovaChip®技術整體設計要求,實現系統的良好路用效果。同時,聚合物改性瀝青(NovaBinderTM)滿足表4的性能要求。
表4 超薄磨耗層瀝青粘結料性能指標
試驗 | 測試方法 | 規范 |
針入度,25℃,100g,5s,0.1mm | ASTM D5 | T0604-2000 | ≥50 |
軟化點TR&B, ℃ | ASTM D36 | T0606-2000 | ≥75 |
密度15℃,g/cm3 | ASTM D70 | T0603-1993 | 實測 |
延度5℃,5cm/min,cm | ASTM D-113 | T0605-1993 | ≥20 |
4Bh離析,℃ | ASTM D5976 | T0661-2000 | ≤2 |
旋轉粘度135℃,Pa.s | ASTM D4402 | T0625-2000 | ≤3 |
測力延度比4℃,5cm/min, % | ASTM D226 | | ≥30 |
彈力恢復25℃,% | ASTMD6084-97 | T0662-2000 | ≥90 |
旋轉薄膜加熱試驗殘留物163℃,75min | 質量損失% | ASTM D2872 | T0610-1993 | ≤1 |
針入度比% | ASTM D5 | T0604-2000 | ≥60 |
延度5℃,5cm/min | ASTM D-113 | T0605-1993 | ≥15 |
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(NovaBondTM )性能滿足NovaChip®系統整體設計要求,系統整體有效。同時,NovaBondTM滿足表5的質量技術要求。
表5 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(NovaBondTM )性能指標
試驗 | 試驗方法 | 規范 |
塞波特粘度試驗25℃,s | ASTM D244 | T0623-1993 | 20-100 |
儲藏穩定性試驗24h,% | ASTM D244 | T0656-1993 | ≤1.0 |
篩上剩余量試驗1% | ASTM D244 | T0652-1993 | ≤0.05 |
蒸餾固含量試驗2% | ASTM D244 | | ≥65.0 |
蒸餾后石油餾分% | ASTM D244 | | ≤2.0 |
破乳速度 | 35ml,0.8%,氣溶膠OT | ASTM D244 | | ≥40 |
蒸餾殘留物性能試驗 |
針入度,25℃,100g,5s,0.1mm | ASTM D5 | T0604-2000 | 60-150 |
溶解度%,三氯乙烯 | ASTM D2042 | T0607-1993 | ≥97.5 |
彈性恢復%,10℃ | AASHTOT301 | | ≥60 |
1.備注:如果現場施工效果良好,可以不進行篩上剩余量試驗。 |
| | | | |
超薄磨耗層用瀝青混合料的設計礦料級配滿足表6的級配范圍要求。在進行室內目標配合比設計時,采用旋轉壓實儀進行試件成型,旋轉壓實次數為100次,根據混合料的體積、力學性能確定瀝青用量。
表6 混合料的集料級配設計范圍
通過重量百分比 |
方孔篩大小 | 9.5 mm-B型 |
ASTM | |
12.5mm | 100 |
9.5mm | 80-100 |
4.75mm | 25-35 |
2.36mm | 23-30 |
1.18mm | 12-22 |
0.6mm | 8-16 |
0.3mm | 6-12 |
0.15mm | 5-10 |
0.075mm | 4-7 |
混合料瀝青含量% | 4.6-5.4 |
典型厚度,mm | 20 |